中国冲入北约雷达区 构成系统性挑战如愿以偿?

北约(NATO)30个成员国6月14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领袖峰会,美国总统拜登与欧洲盟友们齐聚讨论如何提高北约应对新出现威胁的能力以及通过2030年计划等内容。中国终于如愿以偿,步入北约雷达区,构成“系统性挑战”,受伺候的级别甚至会比俄罗斯还高。

中国地缘政治安全挑战被北约公报公开提出。以及北约将加强与日韩纽澳等亚太伙伴的政治对话与实质合作。显示这个全球最重要的军事同盟,放大区域防务关注。欧洲不只有俄罗斯威胁,也需因应中国崛起后对亚太甚至全球的潜在武力威胁。

北约峰会后发布联合公报一共有79点,其中中国一词出现10次,指出“中国的明确野心和独断行为,对于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北约安全相关区域构成系统性挑战”。北约正式指出中国行为构成“系统性挑战“,对于传统上聚焦于俄国的北约,还是头一次。而在2019年,北约对中国的定位还只是“挑战”。

这次北约公报特别指出:中国迅速扩展核武军备:“中国正以更多核弹头、更大量的精密投射系统来加速扩大自身核武器库,以建立核三位一体能力(nuclear triad)。“ 北约成员国敦促中国就其核子能力与原则,与北约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建立信心和透明化措施,因为互相保持公开透明和理解,对北约和中国都有益。

北约也点出中国军力现代化不透明,并常利用不实资讯;北约呼吁中国谨守国际承诺,在国际体系中负责任地行事,“包括在太空、网络、海上等领域,以符合其作为重要强权的角色“。

北约公报还指出中国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认为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及其国际政策,可能构成必须联合共同应对的挑战,北约将“以捍卫联盟安全利益为目的与中国交涉“。

俄罗斯于2014年自乌克兰并吞克里米亚半岛后受到西方制裁,开始转向亲近中国。2018年,中俄举行两国历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有30万俄军参与。2019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共同管理启动一项长达30年的运输导管计划,以将西伯利亚的天然气输送至中国东北。

除了关注中国,北约公报也提到,将加强与亚太长期伙伴的政治对话与实质合作,也就是澳洲、日本、新西兰、韩国,借此促进安全合作、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公报指出:“我们将针对会影响北约利益的全球安全挑战,讨论出共同因应之道,透过更深入的政治交流来分享观点,寻找具体合作领域来处理共同关切的问题。”

路透社分析认为,北约最终声明称中国对这个西方联盟构成安全风险,堪称是美国总统拜登的外交胜利。拜登持续呼吁北约盟国领袖挺身面对中国专制主义及其持续扩大的军事力量。

中央社分析认为:相较于13日落幕的七大工业国集团(G7)公报,指责中国在新疆地区侵犯人权,并呼吁让香港维持高度自治,及首度提及台海情势,另还要求针对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源头在中国进行彻底调查,NATO14日发布的声明措辞明显强烈。

1949年成立的北约是当时西方阵营应对苏联威胁的产物,而在近年美中竞争的背景下,中国也逐步开始出现在北约的雷达上。从时间顺序来看:2019年3月,北约秘书长史托腾柏格(Jens Stoltenberg)指出:中国海军近年在欧洲海域进行演习,中国的军队能部署到世界各地,离北约国家愈来愈近。2020年12月北约在伦敦召开峰会时,首度提到中国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及其国际政策,是北约盟国需要共同应对的机遇与挑战。当时史托腾柏格说,北约并非与北京当局为敌,但“体认到中国崛起对所有成员国都带来安全上的影响。“在2020年12月北约”2030“报告中,在有关探讨未来10 年北约重要的议题上,认为中国崛起对集体安全、繁荣和价值观构成的挑战,需更新战略思维。

中央社分析说:在美国总统拜登今年一月上任后,外交焦点放在强化民主国家联盟,以对抗俄罗斯和中国,在欧洲内部对中国意见不一背景下,出访欧洲期间能促成北约正式指中国构成系统性挑战,已是一项亮点。实际上,在去年10月,北约秘书长史托腾柏格就表示:北约需要一个崭新的战略概念来应对新科技、恐怖主义和中国在全球崛起,以取代10年前提出的发展计划。

法国总统马克龙2019年曾经抨击北约战略如同“脑死”,要求北约发展新战略,包括重启与俄罗斯之间的战略对话及重新聚焦对抗伊斯兰主义恐怖分子。当时由于俄罗斯兼并乌克兰部分领土,导致北约与俄国对话中断。正是为了回答法国总统对北约的批评,北约秘书长提出要通过“北约2030” ,发展北约的新战略概念,以应对有关运用大数据和网络通讯的“颠覆性技术”安全挑战。他也强调必须应付“中国崛起下全球权力平衡的根本改变”、更残酷的恐怖主义形式,以及北约南方成员国、中东和北非更加不安定的局势“。史托腾柏格近年来多次公开呼吁:不可忽视北京扩大军事投资,及地缘政治上的魄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